金的選礦工藝
招遠市黃金機械總廠有限公司介紹選金的各種工藝
1.重選法:重選是選金最古老、最普遍的方法之一。是根據礦物相對密度(通常稱比重)的差異來分選礦物的。在砂金礦中,金通常是呈單體自然金形態存在,粒度一般大于16噸/米3,與脈石密度差大,因此重選是選別砂金礦最主要、最有效、最經濟的方法。但在脈金,重選是很少單獨使用。常用的設備有:跳汰機、螺旋溜槽、搖床、離心選礦機等一種或多種組合。
2.混汞選法:混汞法按其生產方式可分為內混汞和外混汞。在砂金礦山普遍用混汞法分離金與重砂礦物;而在脈金礦山,混汞通常作為聯合流程的一部分與浮選 、重選、氰化等配合,主要用來促捕收粗粒單體金。內混汞是在混汞筒或磨礦機內進行,可以較好控制汞污染。外混汞的主要設備是混汞板。值得注意的是汞讀防護:汞能以液體、鹽類和蒸汽的形態通過皮膚、粘膜和呼吸道侵入人體。汞能游積于腎、肝、腦、肺、骨骼等器官中使人中毒。尤其是汞蒸氣對人的危害最大,可引起急性或慢性中毒。所以這一方法現在國內外都有規定已禁止使用混汞,我國只是個別金礦和一些地方小型礦山還在使用混汞。對于設有混汞作業的全場,必須做好汞毒的防護
3.氰化法:是利用金與氰化物絡合形成絡合物,從而浸出礦石中的金,然后通過電解法或鋅粉(絲)轉換法得到單體金的方法。,有近百年的歷史,工藝比較成熟。由于其回收率高,對礦石適應性強,能就地產金,所以至今仍是黃金生產的主要方式之一。氰化法可分為攪拌氰化和滲濾氰化。攪拌氰化用以處理重選、混汞后的尾礦和浮選的含金精礦,或用于全泥氰化;而滲濾氰化用于處理浮選尾礦和低品位含金礦石的堆浸等。常規氰化法是一種很成熟的工藝,它包括浸出原料的制備;攪拌氰化浸出;逆流洗滌固液分離;浸出液凈化和脫氧;鋅粉置換和酸洗;熔煉鑄錠等主要作業。特別注意的是氰化物是巨毒物,對環境和人體都有很大的危害。值得慶幸的是隨著國家對環保的嚴格要求,無氰浸出工藝 正在逐步發展,大有替代有氰工藝的趨勢。氰化浸出工藝常用的設備有破碎機、皮帶輸送機、振動篩、給礦機、球磨機、分級機、濃縮機、浸出攪拌槽、解析電解設備、鋅粉(絲)置換設備、冶煉設備等。通過破碎、磨礦、氰化浸出、過濾、電解或置換、冶煉等工序得到合格的金磚或金錠
4.浮選法:是根據礦物表面物理化學性質的差別,經浮選藥劑處理,使有用礦物選擇性地附著在氣泡上,達到分選的目的。有色金屬礦石的選礦,如銅、鉛、鋅、硫、鉬等礦主要用浮選法處理;某些黑色金屬、稀有金屬和一些非金屬礦石,如石墨礦、磷灰石等也用浮選法選別。浮選是黃金選礦廠處理脈金礦石應用最廣的方法之一。在大多數情況下,浮選法用于處理可復性很高的硫化礦物含金礦石,效果最顯著。因為通過浮選不僅可以把金最大限度的富集到硫化礦物精礦中,而且可廢棄尾礦,選礦成本低。浮選法還用來處理多金屬含金礦石,例如金-銅、金-鉛、金-銻、金-銅-鉛-鋅-硫等礦石。對于這類礦石,采用浮選法處理能夠有效地識別選出各種含金硫化物精礦,有利于實現對礦物資源的綜合回收。當然浮選法也存在局限性;對粗粒嵌布、金粒度大于0.2毫米的礦石,對不含硫化物的石英質含金礦石,調漿后很難獲得穩定的浮選泡沫,采用浮選法就有困難。近年來,金礦石的浮選工藝有很大進展,主要表現在工藝流程的革新、研制新藥劑、改進設計等方面。采用尖端磨礦;尖端選別流程是目前浮選選金的發展趨勢,國外多數選金常采用兩段甚至三段,我國很多地方在采用兩段磨礦;兩段特別流程;金的回收率提高2%~6%;改變藥劑制度,采用多種藥劑混合添加,也可改善選金效果,浮選的一般流程為:由于浮選法只能將金最大限度地富集到各種硫化物精礦中,不能最終獲得成品金,因此,采用單一浮選流程的選金廠為數不多,一般是將浮選作為聯合流程的一個過程采用。浮選工藝常用的設備有破碎機、皮帶輸送機、振動篩、給礦機、球磨機、分級機、攪拌槽、浮選機、濃縮機、過濾機等。通過破碎、磨礦、浮選、過濾等工序得到合格的金精礦粉。常用的浮選機有A型(XJK)浮選機、SF浮選機、XCF-KYF充氣式浮選機、BF浮選機、JJF浮選機等。
招遠市黃金機械總廠有限公司擅長用氰化法和浮選法解決各類選礦難題,如有需要幫助請隨時聯系。